智慧高鐵怎樣實現高效的管理能源?

  行業動態     |      2024-12-18 11:37

  高鐵如今已經是許多人中、長途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它的覆蓋率很高,運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基于大量的出行需求,高鐵的運行時間普遍較長,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這導致傳統的高鐵在能源管理上顯得力不從心。而智慧高鐵在能源管理方面卻頗有成效。那么,智慧高鐵是怎樣實現高效的管理能源的?

實時數據采集與監控

  在高鐵車站,列車上,智慧高鐵廣泛部署了傳感器、智能儀表等設備,精準采集多維度的數據信息。

  車站內的電力系統,通過在配電柜、配電箱等關鍵位置安裝電力傳感器,實時獲取電壓、電流等能耗數據,清晰掌握每個區域、每條線路的用電情況。針對空調、照明這些耗能設備,安裝相應的狀態傳感器,監測其開關狀態、運行時長等參數,以掌握設備的具體工作狀態。在列車的牽引系統、輔助供電系統等核心部位配備傳感器,可以收集列車運行時的能耗和各設備的運行數據。

  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將分散在各處的傳感器連接成網,確保采集到的數據能實時、穩定地傳輸到智慧高鐵管理平臺。這樣,管理人員就能根據這些全面精準的數據,實時高效地管理能源。

智能空調控制

  軌道列車空調系統的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技術,融合了大數據分析方法,可以實現全列車空調系統的高性能控制。

  它能實時監測車廂內的溫度、濕度、客流量等信息,隨后借助智能算法進行分析處理,精準調節空調的送風量、制冷量等參數。在客流量大的時段,因人體散熱等因素,車廂內的溫度會升高較快,熱負荷也會增大,此時空調系統會自動增加制冷量和送風量,確保車廂內的溫度適宜。而當客流量較少時,空調系統則相應地減少制冷量和送風量,避免能源過度消耗。

  還有一種高速動車智慧空調系統,包含預警子系統、趨勢預測子系統和性能評估子系統。預警子系統通過監測風壓前端取樣口、風壓后端取樣口、風壓差開關等部件的狀態,進行預警。當風壓差值達到設定值時,風壓差開關會閉合觸點,把壓差信號反饋給空調控制器,由空調控制器發出預警故障信號。

  趨勢預測子系統利用設置在空調子系統高壓側的高壓傳感器和低壓側的低壓傳感器,對不同空調子系統間的壓力差值進行監控。當壓力差超出設定范圍且持續一定時間,便會發出空調系統制冷劑泄露的信號。

  性能評估子系統會依靠相鄰車廂的溫度傳感器,對比相鄰車廂的溫度狀況。如果客室溫度超出目標溫度,并且相對另一車廂客室的溫度,超出設定的溫度值,就會發送溫度異常故障信號。

智慧高鐵

送風機智能控制

  當列車滿載運行、車廂內乘客眾多時,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會增加不少,這時送風機將自動提高送風量,保障空氣清新。而當列車空載或乘客較少的情況下,送風機則相應地降低運轉頻率、減少送風量,在確保車廂內空氣環境達標的前提下,實現節能運行。

  送風機還可與空調系統等其他設備協同工作。在空調制冷時,可根據制冷量的需求和空氣循環要求,送風機配合著對送風量和送風方向進行調整,讓制冷效果更理想,同時避免因過度送風等情況導致能源浪費,提高整個通風和溫控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

自動照明控制系統

  自動照明控制系統的感應裝置通常被安裝在辦公走道、樓梯等區域。當有人員進入,感應裝置會自動檢測到人體移動,隨即打開照明設備。當人員離開后,系統會延遲一定的時間再關閉照明。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因無人時照明設備長時間開啟而導致能源浪費的情況。

  自動照明控制系統也可按照環境的光線強度對照明亮度進行調節。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自動降低照明亮度或者關閉不必要的照明燈具。在夜晚或者光線較暗的區域,則適當提高亮度。

電力智能分配

  在電力分配方面,根據列車的到發情況和車站各設備的運行優先級,對電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比如,當列車即將進站時,優先確保站臺照明、引導標識等相關設備的電力供應。而在列車離站后,可針對部分非關鍵設備適當下調用電功率。這種精細化的調控手段,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能源的使用,科學地進行節能。

  智慧高鐵在能源管理上擁有先進的理念和做法,讓能源管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讓高鐵實現綠色可持續運行。